|
馬上注冊,結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讓你輕松玩轉社區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賬號?注冊
x
人生有一種艱難,是舍棄無比熟悉的生活,重新開始。
: f. A& [+ z* |作者弗雷德里克·巴克曼是近年全球暢銷書榜單上當之無愧的金字招牌。在《清單人生》里他選擇突破自己擅長的模式,他想講一個窮途末路的老太婆重新找到自己歸屬的故事。
% C; `. R1 d7 v+ w6 E
: t6 ^6 G j L. |8 k; F【內容簡介】
8 a% I% H! I$ t: U) {
* h0 y1 y$ ~$ N$ C' L) T$ k) a( N布里特·瑪麗是那種你能想象到的最無趣的63歲女人,因為她不允許生活里有任何波瀾。每天6點準時起床,12點必須用餐,從不在天黑后出門,床單整理得一塵不染,否則就不是"文明人的做法"。她有許多許多清單,甚至有一張記錄所有清單的清單,以保證她和丈夫的太平日子萬無一失。7 x. H. }# H, Y2 d8 }# I1 [
3 l% l4 E' [ ^4 B然而人生怎么可能用一紙清單來規劃呢?, W1 ^ w& J U
( r4 g- J X; p/ O8 F; y% }" w a$ E
丈夫出軌,她對美好婚姻的期待摔成了無從清理的碎片。布里特-瑪麗被迫離開她無比熟悉的生活。為了糊口,她接受了一份看管廢棄娛樂中心的工作,來到小鎮博格,可迎接她的卻是一只砸向腦門的足球……從此,一群野孩子、小混混、酒鬼和一只老鼠將她的生活攪得雞犬不寧,然而人生卻在失控中獲得了新的選擇和新的期待。" F( G8 p, ]+ k1 q0 d9 v. `0 {: {
, }- r' l! g; W: f0 ] q5 L【作者簡介】
5 V% j9 r7 N; n1 |9 @* D% a& C7 s
瑞典作家弗雷德里克·巴克曼,1981年出生于瑞典赫爾辛堡,以撰寫博客和專欄起家。處女作《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》在全球創下驚人銷量記錄后,第二部小說《外婆的道歉信》再掀閱讀狂潮,巴克曼因此當選瑞典年度作家;中文版問世僅6個月就銷售超過50萬冊,令他在中國讀者中收獲極高人氣。巴克曼的作品語言妙趣橫生,并且總是能敏銳地捕捉到日常中的細節,通過小動作和微表情讓每個角色都活起來。
2 Y+ R( N, e/ Y) @3 U1 o7 g; ^: l0 {6 z. m( G5 l* a
巴克曼曾在采訪中說,他的故事只關注5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和10歲以下的小孩,因為他們是最不會在意社會既定法則的人。第三部小說《清單人生》便以63歲的布里特-瑪麗為主角,故事緊跟《外婆的道歉信》,講述從沒走出過家門的布里特-瑪麗,在遭遇命運背叛后第一次離開家尋找自己的人生。這部作品繼承了巴克曼風趣又催淚的風格。. `) |7 b0 \, J/ N$ ^
0 d7 D6 f! A/ q. @9 _0 t5 q
如今他和妻子及兩個孩子居住在斯德哥爾摩。; l" M4 s1 m3 ]* T
r5 n" j: }( @! R' {/ L
【精彩試讀】
9 P( {+ T$ X+ y ~" f* x* |# {- B9 i7 y. _5 l. U
第一章! ~1 I3 Q* _1 n
7 _6 [+ X9 ?( q" I叉子。刀子。勺子。. u" Q, B9 u, o3 W% I" F
就得按照這個順序來。, I/ B O1 P" r6 J2 u4 Z6 {- r
布里特-瑪麗當然不是那種喜歡說三道四的人,而且她的性格跟"說三道四"差得很遠。. ^9 d- F% l) N9 E* z
可是,無論哪個有教養的文明人,恐怕都不會打亂正確的順序,隨心所欲地排列餐具抽屜里的刀叉吧?
3 n; l. O. w7 E: q# R& ?& o& p我們畢竟不是動物,對不對?+ O- x4 L! F2 `& n4 L6 b
那是一月份的某個周一,她坐在勞動就業辦公室的桌子前,這兒當然看不到什么餐具,可是她腦子里還在想著那些刀子叉子,因為刀叉代表了最近的亂象:它們的排列原本應該遵循既定的規則,正如日子需要一成不變地照舊過下去那樣,只有正常的生活才是體面像樣的生活。在正常的生活里,你得收拾廚房、打掃陽臺、照顧孩子,辛苦得很--超出任何人的想象。在正常的生活里,你當然不會跑到勞動就業辦公室里坐著。) H! i. j9 y3 u9 \: n
在這兒工作的那個女孩,頭發短得嚇人,布里特-瑪麗覺得那簡直是男人的發型。當然,女人剪個男人頭也沒什么問題,這是時髦,肯定的。女孩指著一張紙,朝布里特-瑪麗微微一笑,顯然不打算和她浪費時間。
" \8 D' R8 R$ B5 l- S7 @" P"只要把您的姓名、社會保險號碼和住址填在這里就可以了。"' S' X" f; _' O" C. w
布里特-瑪麗必須登記,像個罪犯那樣,她似乎不是來找工作,而是偷工作的。
# ^5 n* f: N, b6 E5 z3 H"加奶加糖?"女孩往一只塑料杯里倒了些咖啡。7 W- v1 T0 i8 H$ H5 {! M
布里特-瑪麗從來不評判任何人,她的性格和"說三道四"根本不沾邊,可這是怎么回事?一只塑料杯!難道我們國家在打仗嗎?她很想把這些話告訴女孩,但肯特總是囑咐布里特-瑪麗"要隨和",她只好裝模作樣地擠出一點笑意,等待女孩為她把杯墊拿過來。% u4 X: Q8 ?& u7 m9 t4 T' F' ]
肯特是布里特-瑪麗的丈夫,一位企業家。極其難得的是,他還是位極其成功的企業家,和德國人做生意,性格極其隨和。3 s& C1 Z# r) n. G4 ?) a5 e
女孩給她兩小盒牛奶,一次性紙盒包裝的,不需要冷藏,又遞過來一只塑料杯,里頭幾支塑料茶匙探出杯沿。見到這一幕,就算突然看到女孩捧出一只被汽車撞死的小動物,布里特-瑪麗也不會比現在更吃驚。
1 Y8 c% Y8 S# l( m7 X! N0 j: H她搖搖頭,手開始在桌子上抹來抹去,仿佛上面有許多看不見的碎屑。桌上到處都是文件,亂七八糟,布里特-瑪麗意識到女孩顯然沒有時間整理桌面--大概是她工作太忙的緣故。( p! o5 g7 |2 f- Q$ u. Y, {
"好啦,"女孩和氣地說,回頭指指表格,"在這兒寫一下您的住址就可以了。"1 `! p2 `9 V5 _* J/ ~: Q1 l, n$ F0 c
布里特-瑪麗凝視著自己的膝蓋,懷念起在家整理餐具抽屜的日子,她也想念肯特,因為所有的表格都應該由肯特來填。( A g e9 J9 c" i8 a. ]
女孩似乎又想說些什么,布里特-瑪麗打斷了她。
: u0 R Z9 l9 a7 p"您忘記給我杯墊啦,"她告訴女孩,面帶微笑,盡可能顯得隨和,"我不想弄臟桌子,能不能麻煩您拿點什么東西給我,我好把我的……咖啡杯放上去?"2 W+ P& Z1 ^1 Q
她故意用了特別的語氣,每當情勢要求她調動起內心的全部良善時,布里特-瑪麗都會用這種語氣說話,比如這一次,出于善意,她不得不把塑料杯稱為"咖啡杯"。: L1 {0 m3 E2 ?' n+ S: a) \" |
"噢,不用擔心,請隨意。": H, Y6 B# y B1 D& F2 K1 Q
說得好像生活只有那么簡單似的,好像用不用杯墊、是否按照正確的順序排列餐具都根本不重要一樣。就憑這女孩的發型,她顯然不會明白杯墊、合適的杯子以及鏡子有著怎樣的價值。女孩提起筆來,指點著表格上"住址"那一欄。
/ r' p P( d! `) e( n# m1 K"可是,肯定不能直接把杯子放在桌上吧?會在桌面留下印子,您不會不理解的吧?"
$ t8 a9 V* D l女孩瞥了一眼桌面,那里的狀況嘛,就仿佛有小孩剛剛在上面吃過土豆,而且還是黑燈瞎火時用干草叉鏟著吃的。
9 O: I( x9 A" T0 t* o! F7 |"真的沒關系,這張桌子很舊,也已經有許多劃痕了!"女孩笑著說。: v9 o% D" Q9 a/ F/ m, t8 o
布里特-瑪麗在心里暗暗尖叫。! K/ ^, P: {4 l! e6 m
"難道這不正是您不用杯墊的結果嗎!"她喃喃自語,不過半點都沒有"消極挑釁"的意思。肯特的孩子們覺得她沒在聽他們說話時,曾經用這個詞形容她的態度。其實,布里特-瑪麗不是消極挑釁,而是慎重體貼。聽到肯特的孩子們說她"消極挑釁"之后,她更是格外慎重體貼了好幾個星期。/ r* M7 i C* e+ [/ E
5 r4 Y6 a8 r) \. G
# E* E. D# X8 k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