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馬上注冊,結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讓你輕松玩轉社區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賬號?注冊
x
1.讓學生感受集體生活的意義
& S9 k1 W& ~' _. v& K
G8 {& t- K# |# O" \2 k; v5 L4 ]$ H" Z) b
研學旅行的意義在于讓孩子以集體生活的形式,去開闊眼界、增長見識、探討學習,這種形式是一-種活生生的“課堂”,是學校生活的生動延伸,而這種集體生活是孩子成長歲月中非常珍貴的記憶,集體生活培養出來的團隊觀念和整體意識也是孩子“長大成人”的重要標志。) F6 e8 `4 N {9 z; F# f. ~
0 C2 u- {- }5 f6 p2 K0 Q) Q, Q
" t" L L/ S/ H' I- F在研學旅行的過程中,每一個孩子需要遵守作息規律:什么時候起床、吃飯、出發;在一個景點停留的時間;晚上還需要討論、學習,針對一個共同的課題或者一個任務,團隊成員要配合默契,分工合作,而這些“項目制學習”是在祖國美好的河山間,在愉快的旅行過程中間完成,這就是研學旅行“寓教于樂"的意義所在。
. \; x; F. u7 i0 m0 r' R2 ], ]1 p+ t2 D3 ?5 l* p! q, H/ o+ X
7 \$ |6 b7 ?$ h. G. D
6 T; g N) a: F. w% x. g/ A- a( x. v' Z! D; K8 q& y& n
/ N: V# y* @/ e# I8 h# F* k
" Q% Y* b) Z3 t# ?% Q2.個人價值的體現
0 ?* I7 S5 K& h% U7 ^$ z% S8 h" f1 f- {7 Y& b# v
, h2 b- A2 i T9 c- D0 Z+ t不僅是團隊觀念在研學旅行中得以強化,一次策劃有力、組織得當的研學旅行也可以讓孩子明白自己身上的責任,培養其獨立自主的意識。! n3 Y3 y+ i) a4 O: N5 O" f& D
. v$ g x) Z4 o2 r. V) ^
5 K! J9 O+ Z; X( s
4 G* G& t/ S) Y. [/ X3 r% [% O0 _. @
! n, Y/ P# n; b
5 s2 T7 A7 E; U7 G- s9 \4 o# `
3.注重“知行合一”; P3 y2 U6 h5 z
8 |9 u5 v8 c0 W5 T
; N7 H. `! T- W) K7 U2 k“知”即學生在研學途中有所習得,并能內化的知識。
! _9 k3 q- K& H( S6 O0 h" P" }3 r) F
$ `3 u5 U k. S" J1 J“行”具有兩層面含義,即意念發動和親身實踐,主觀思維發生活動,即可稱之為“行”,通過身體力行去感受亦稱為“行”。個體通過親身實踐,將所感所悟內化于心,并進行主觀層面的思維活動,這就是行。& @! A$ A5 E, }7 x) @7 R
4 A: D$ z* a4 [0 L: ?7 Y9 y( p
6 M& J6 x8 B8 }8 z& ?9 V7 s! x
“知行合一”即將課堂所學知識內化到主體的認知結構中,并產生相應的思維活動,最終將其付諸實踐的過程。" d! U# e) H u& b. \4 Z
4 u/ b: I0 X6 {0 m, X7 a2 K
5 ~% C9 p9 |2 F4 G- |* g o* G9 |研學旅行將書本知識與課外實境打通,讓課本上的知識“鮮活”了,讓歷史上的人物走下了“神堂”, 變得可以觸摸,可以感覺。學生在自然中探索、在社會中實踐、在活動中學習,在運用所學知識的同時獲得了課堂中所缺失的真實體驗,從而達到對課堂知識的反思、鞏固、運用與升華。
, v* q4 r8 P: X# z( l
; u6 H+ F; C0 W- i7 M+ {' K. e% @- {2 s' b7 ~
, A6 f% M' F6 H$ ` N
' W& S3 l' [' l; E
2 E! c6 m1 h/ F4 m7 V% l' M& R
6 c: @1 l# w) t& Q: m T4.回歸“生活世界”" e" X& ^, R) z6 y7 s# l
6 I$ A7 b+ @) _' H
4 c7 j. i) ^) h8 Z* x& z不管是學習生活還是社會生活,學生總要與其周圍的人、環境產生交集。研學旅行杜威從生活來看教育,陶行知從教育來看生活,他們都強調教育與生活相融相通。
* H5 i% o4 S6 P. ^; O2 ?5 N/ P4 ~. R" e$ w4 {& R8 \, m0 b$ W' f& |' i
( y/ N) y7 L1 {8 b+ g0 r研學旅行課程的特點是其學習情境的真實性,即在真實的自然情境中施行的課程,注重在生活中教育,在自然中教育,在社會中教育,主張教育教學要緊扣學生的生活。
, W2 M: S7 h M% R: y/ L0 ^8 ~4 g
& B x; |& a2 R+ b1 d6 K' f- Y
9 I4 u; L8 D# E, S" R! Z
" N$ B f# \! y7 o; v* m+ f' o6 Q N. j* ?
9 }* b- P N6 ~1 B' Z
+ s* w# O' y+ t+ }6 }* L5.培養整體思維; Y+ W1 B6 C) i! U6 a, q
* j% L6 E$ B- L" C4 R! r
8 K5 v; J m1 W7 ?" t8 B在研學旅行課程中,學生需要全身心地投入,手腦并用,真正做到用心去感悟、動手去操作、動腦去思考。其中不僅包含了邏輯思維等智力因素的培養,還融入了情感體驗與興趣心的養成等非智力因素,從而使學生達到多種感官同時使用之境界,有助于學生智力、情感、意志、能力的展現與發展,終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。
; ~$ F! Z" d: g( v# k
8 i, a |' @% z- j8 a/ |+ \0 U
. z8 C3 N7 T4 w5 {: A/ E& R) H& F
9 \$ }% f9 J) ]: A% b2 v+ [$ a9 C' g/ L4 ~, ~, ], x
/ G R2 x$ A; O$ o: [0 r
! y/ I% W3 `7 b+ b( t6 t- E
6.培養創新人才6 _+ a. K5 |& n: J% l+ l3 \2 W
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實現“科教興國”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。雖然現今社會大大提倡全民創新,但創新難卻是我們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。
" B5 L$ _7 ?. F1 j. j. M. q' W c) B* ?
* K3 S% ]# s y# y( z8 j9 K研學旅行超越了教材、課堂和學校的局限,向自然、學生的生活和社會領域延伸與擴大,為學生提供了創新的土壤,潛移默化地在學生思維中植入創新的種子,從多層面上開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。
2 K! C- G( {, E6 ^9 z' J8 `$ |% \. ~) r+ ^
; A/ b: _% U* N* M5 S4 V8 R: k學習固然重要,但正確的學習方法更重要。最好的課堂在路上,行走的夢想在腳下。研學之旅,我們永不停步。9 x. z4 ~" e) B! ^' v( c$ d
: S$ p/ \( u2 D: q$ L3 B$ |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