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上注冊,結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讓你輕松玩轉社區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賬號?注冊
x
本帖最后由 淮安人網 于 2020-2-29 10:11 編輯 : Y! l% t9 N3 G6 c) j
) I- Z1 C$ C' u$ j2 A1 J 2月28日,《人民日報》14版和18版分別刊登《促進農超對接、農批對接,江蘇淮安——暢通渠道,解決果蔬滯銷問題》《江蘇淮安緊抓防控和農業生產 農機當家 春耕正酣》兩篇報道,為淮安防控和生產兩不誤的有力舉措點贊。小布現將兩篇報道全文轉載,以饗讀者。
微信圖片_20200229100920.jpg (290.73 KB, 下載次數: 15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2-29 10:09 上傳
微信圖片_20200229100927.jpg (297.06 KB, 下載次數: 15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2-29 10:10 上傳
& {3 H. i) \4 \# ?1 [" `▲《人民日報》版面截圖
+ M# s$ c; H8 O2 n7 Y
% u: _% h$ Y& F% a3 ~" X# U* L, t3 U! _ S( y
8 k% H' h7 e) P8 e+ N& Z& {# y7 X7 G/ X( Z" T6 t
' d- R: `7 [1 \! L
促進農超對接、農批對接, " p) ^3 g% D( t ]3 ~4 ?; h
江蘇淮安——暢通渠道, ) w# Z6 p* b3 f1 X0 y8 ]3 m
解決果蔬滯銷問題
0 z% n l4 o, d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0年02月28日 14版) ) g+ ~5 `) }) Y% j9 v
近日,江蘇省淮安市商務局、農業農村局聯合印發通知,市縣聯動,全面摸排統計各種植大戶亟待上市銷售的果蔬品種和數量,聯系各大型超市、蔬菜批發市場與種植大戶進行產銷對接,減少中間環節,全力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,做好當前市場保供與本地農產品銷售的有效銜接。+ o+ C4 o6 d' P- {
為實現“田間到柜臺”的直采直供,淮安各縣區均建立了商務局、農業農村局、超市和農批市場在內的產銷對接信息平臺,促進農超對接、農批對接。由農業農村局發布滯銷農產品信息,商務局動員超市、農批市場主動對接種植戶進行采購,解決應時農產品滯銷問題。
8 s6 L: X. B' O7 ? 除了幫助應時農產品走進銷售終端,該市還積極鼓勵社區、機關、企業開展面對種植戶的點對點團購活動,有的縣區動員機關事業單位開展團購、走進社區建立果蔬銷售服務點,幫助農產品銷售;還有的發動企業服務中心職工,團購農戶種植的韭菜等農產品。9 I6 U; E; t8 B; f) ~. A' M
該市搭建起線上線下銷售平臺,幫助“菜籃子”“米袋子”進家入戶。市民朱女士前一天從電商平臺下單訂購,第二天就收到新鮮的蔬菜套餐了。這是當地農業部門牽頭開展的暖心蔬菜公益行動,依托市級網絡進行銷售,實行專人專車投遞,并加強檢查力度、把牢質量安全。首日上線的1500份蔬菜套餐在5分鐘內就被訂購一空,受到了百姓歡迎。當地還發動轄區電商配送平臺開展農田直采+點對點配送的模式,送菜到社區,為種植戶提供更快捷的產銷渠道。(記者:姚雪青)
2 v/ B# u9 @/ X9 B. }. A9 |6 z* d2 w! M6 w# J5 A; V
' j! `& V$ w! P江蘇淮安緊抓防控和農業生產
9 `, A4 U* _7 e) }5 B) U C& q
7 a" M2 V6 N) g. R: C農機當家 春耕正酣 + @( k( E2 W' ]% N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0年02月28日 18版)( i O( v1 \8 I& q1 ~
2 J: t3 G, p1 J6 `, F. r$ F
2月23日上午10時,江蘇淮安市淮陰區高家堰鎮湖濱村麥田上空,三架植保無人機嗡嗡飛翔,灑下霧化環保農藥,不到半天就完成了1200畝麥田的植保工作。
: E5 R; o& G( I “一臺無人機每小時噴灑農藥120畝,比傳統人工效率提高了30—50倍,更符合當前農村防疫‘不聚集、少走動’的要求。”創翔農技推廣公司總經理吳彥軍說,年前公司對128臺植保無人機進行了維修,現在作業得心應手。/ H e2 d; `8 z& D9 O
2月中旬,淮安市一年一度的春耕春種現場會召開,不同往年的是,今年只有幾位農業專家在田里檢查苗情、蟲情。“針對470萬畝小麥總體播種期較遲、苗情差,我們出臺了田管意見,結合103個耕地墑情監測點,將技術清單通過在線服務平臺推送到合作社、家庭農場,便于統一機械作業。”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興龍說。
: K8 A3 {* i1 O" Z3 l! c' Z 這幾年淮安持續加大對農業機械補貼力度,2019年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641萬千瓦,主要糧食作物全程機械化水平達到82%。農作物需要施肥澆水,種植大戶只要打個電話給農機植保合作社,采用物聯網技術還可以通過手機澆地。
9 `6 m# b# e# I% w “農時不等人,多年主推的機械化派上大用場。”淮安市植保植檢站站長施保國說,全市土地集中流轉六成多,眼下50多家“五有五好”植保專業合作社、400余架植保無人機、1300多名機手活躍在田間地頭。$ m+ D: b" D4 k7 N; ~
& x8 x+ J) D( a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