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馬上注冊,結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讓你輕松玩轉社區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賬號?注冊
x
批改作業、輔導功課,% v2 K% R1 I* O- h" Q
家長群成了家長們又一個" 工作群 "! o7 b" N2 g/ m" K; t$ B
& n9 m" B$ \! r% Y: G# E/ A2021年江蘇省兩會上,省政協委員、農工黨徐州市委副主委金云女建議給" 家長群 "立規矩,明確家校雙方責任。不僅要給家長減負,也要給教師減負,讓老師有更多的時間、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學中去。- o9 B* {- d) j& g7 x# ~; x
* F f I: Y$ t3 x, R- h
現狀' M3 }, z! ?; d, {3 l8 W
批改作業、拉票、攀比 ……5 S7 q3 [; M) U! t* e9 {
家長群里雙方壓力都很大% W8 a3 H! T3 ] [# ]
+ k: K) D9 D6 u' Z) h0 l% n
. u0 B9 O' H+ S0 [$ @
e262a41c589d47baaa2fa10bb1be5161.jpg (54.21 KB, 下載次數: 1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1-1-25 19:53 上傳
$ g" m P0 K& P% }
6 A. V' C, A! s2 m: ]# C( N! ~/ z, i2 k8 j5 u& P& P8 R
△江蘇省政協委員、農工黨徐州市委副主委金云女
4 }* j0 y: R$ z, X
% J! r) P# w& |9 F# h8 e# w" 下班回到家,還得迎接另一份工作。" 孩子正在上小學一年級的張女士吐槽,按照布置在家長群里的作業,批改作業、幫孩子復習,已經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課。, \) s5 e- O+ y( q1 i {
金云女說,這也是她正在關注的問題。放學回家后,家長需要完成批改作業、檢查背誦、讀書打卡等任務,成為 " 編外教師 "。不僅有班級群,還有名目繁雜的作業群、興趣班群,每天動輒上百條信息,讓家長心力交瘁。2 o* y1 i1 M2 A1 Z
與此同時,家長群有時還發揮著 " 拉票群 " 的功能。" 學校參加比賽、評比等活動,會把投票任務分派到各個班級,班主任在家長群發動家長及親友點贊、投票,這些增加了家長負擔。"
3 v4 M3 H8 @5 O而最讓家長們頭疼的,是家長群里最容易出現攀比現象。金云女介紹,雖然教育部門嚴禁以任何形式、方式公布中小學生考試成績及排名,但仍有一些老師每天會在群里點評表揚孩子學業情況,部分家長在群里曬娃作業質量數量,這些都會引起家長攀比心理,引發家長焦慮。
: N* P! _" r7 P( `; g不僅家長頭疼,面對家長群,老師的壓力同樣不小:教師工作量其實是不斷增加的,下班后還要提醒家長關心孩子的作業、學習等情況,加班為學生服務,目的是幫助學生進步成長,家長卻不理解。" 家長群建立的初衷是為了讓家長更方便地了解孩子學習狀況,降低家校之間溝通成本。對老師來說,工作量只增不減,比如有時候很晚了仍會有家長在群里咨詢問題,我們也都還是會去回復。"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小學老師這樣說。
2 q" e: P" |2 ?. i金云女認為,教育從來不只是家長或者學校單方面的事情,如何在孩子教育這條路上,老師和家長彼此信任,攜手同行,齊心共育,成為深化教育改革重要課題。6 | m6 v* a5 X- B8 f" Z$ Q S
建議2 z& ]+ c; q3 ]1 W, v& Y( Y! U
給"家長群"立規矩,明確家校雙方責任
/ A r8 j, ^5 O( P8 G5 e6 Y; {- ]8 _
# e7 l+ @$ d, b. e江蘇家校共育工作起步早、措施實、成效好,為進一步管好用好家長群,推進江蘇家校共育實踐結出新成果,金云女建議劃清家校共育 " 經緯線 ",給家長群 " 立規矩 "。
( d( s) Y" S$ b7 @/ Z" 沒有家庭參與的學校教育、沒有學校指導的家庭教育,都不可能獨自完成培養孩子成才的使命。" 她建議,一方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,明確教師責任邊界,該老師承擔的職責,特別是教學任務不能轉嫁由家長完成,另一方面強化對父母家庭教育的指導,請家長幫助做好孩子在校外的教育培養,特別是共同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、德育、勞動教育等非學科類的培養教育。" 要給家長群立規矩,明確哪些內容可以發,哪些內容不能發,盡量不要家長回復,個性問題單獨溝通,定期組織家委會對家長群使用情況進行評估,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。". O6 l& G. l5 p) {
# F3 Q6 w; T/ J, T
同時,她建議,要嚴格落實教師減負規定,這樣也能從根本上給家長群松綁減負。非教育教學任務要堅決清理,實行清單化管理模式,每年申報審核學校承擔任務清單,不在清單內的任務一律不得指派給學校和老師,讓老師有更多的時間、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學中去。& m$ a8 C2 Q# R7 {( j( C$ \
1 T7 p& c" O) {$ w5 K7 U
還要創新家校共育實踐,實現 "1+1>2" 的效果。繼續高標準推進家校共育活動,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,既主動在學生學習知識、培養素質、陶冶情操、完善人格等方面發力,又統籌在家長教育能力培養上使勁,促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,無縫對接,推動學校和家長思想統一、目標一致、步調相同,特別是幫助補齊補強獨生子女初為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能力不足、辦法不多的短板。還要及時總結好經驗、好做法在全省觀摩推廣,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 " 江蘇經驗 "。
7 \9 W6 F7 Z! r) i4 K
/ z- |, P2 p1 S& y8 Y來源:現代快報+/ZAKER南京
4 b9 w) F. d& T) A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