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安11個文旅產品,入選“運河百景”!
本帖最后由 北門水哥 于 2021-8-26 09:31 編輯8月23日,省文旅廳公示了江蘇“運河百景”標志性運河文旅產品遴選結果,我市周恩來故里旅游景區(含河下古鎮)、里運河文化長廊·清江浦景區、洪澤湖古堰景區、清晏園景區、中國漕運博物館、御碼頭運河文化美食中心、高家堰文化旅游區、盱眙第一山景區、金湖荷花蕩景區、明祖陵景區、蔣壩河工風情小鎮等11個文旅產品成功入選,入選產品涵蓋景區、街區、文博場館、旅游村鎮等類型。
周恩來故里旅游景區(含河下古鎮)
國家5A級景區,包括周恩來紀念館、周恩來故居、駙馬巷歷史街區和河下古鎮等景點,是宣傳弘揚周恩來精神、展示淮安悠久歷史和璀璨文化的重要場所。周恩來故里旅游景區先后獲得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、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、全國“我最向往的黨史紀念地”、全國文明單位、國家紅色旅游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單位、長三角紅色旅游示范基地等殊榮。
里運河文化長廊·清江浦景區
國家4A級旅游景區,總占地面積12.44萬平方米,下轄清江浦記憶館、淮安戲曲博物館、淮安名人館、清江浦樓、陳(瑄)潘(季馴)二公祠(兼大運河名人館)、吳公祠、斗姥宮、國師塔、名人故居等,集中展現了淮安作為“運河之都、偉人故里、文化名城、戲曲之鄉”的深厚文化底蘊,年游客接待量達200萬人次。近年來,先后獲得國家級水利風景區、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基地、江蘇省中華文化海外交流基地、淮安市優秀對外宣傳示范基地、淮安市文明風景區、“恩來干部學院黨性教育基地”等榮譽。
洪澤湖古堰景區
國家4A級旅游景區,位于中國第四大淡水湖的洪澤湖畔,占地面積約1200公頃,包括水釜城、漁人灣、洪澤湖大堤、鐵牛營地等片區,是一個融文化體驗、養生休閑、大湖觀光、森林探秘、星空露營于一體的綜合性生態文化旅游景區。水釜城片區融餐飲、住宿與文化展館于一體,漁人灣片區以大湖觀光、親水體驗為主題,世界文化遺產洪澤湖大堤片區內含洪澤湖碑、周橋大塘等文化遺跡,鐵牛營地以星空露營、親子互動為主題。
中國漕運博物館
國家4A級旅游景區,主要由總督漕運公署遺址和中國漕運博物館組成,建筑采用我國明清時期江淮流域建筑的主流風格,總建筑面積約8680平方米。它打破了傳統陳列式博物館模式,通過史料、文物、圖版、多媒體互動等形式全面的展示了千年漕運的歷史潮汐,《漕水轉谷·千年載運》展覽包括序廳、漕運淵源(歷史)廳、千年載運(運河)廳、漕政咽喉(淮安)廳與漕運遺韻(文物)廳等5個展區。
金湖荷花蕩景區
國家4A級旅游景區,位于高郵湖畔,三面環湖相擁,生態環境優美,總面積1.2萬畝,有精品荷花500多種,素有“全球最大、品種最全、花期最長觀荷園”的美譽,是集農業觀光、休閑度假、科普教育、健康療養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旅游景點。擁有“國家水利風景區”“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”“江蘇省對臺交流基地”“全國科普教育基地”等眾多榮譽稱號。2018年被農業農村部納入全國100條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景點線路之一。
盱眙第一山景區
國家4A級旅游景區,核心景區面積為20公頃,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北宋書畫家米芾曾登臨此山,留有“莫論衡霍撞星斗,且是東南第一山”詩句,并題寫“第一山”三字,第一山由此得名。2018年3月,啟動大運河文化帶第一山歷史文化街區建設,瞄準大運河沿線老字號精準招商,進一步彰顯地方歷史文化底蘊。2019年6月,第一山被省委宣傳部等多部門聯合評選為“最美運河地標”。
明祖陵景區
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國家4A級旅游景區,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、曾祖、祖父三代的衣冠冢,也是其祖父的實際歿葬地,于明洪武十八年(公元1385年)修建,歷時二十八年建成,建造規制繼承唐宋,是朱元璋重樹中原正統儒家文化的重要載體。原有城墻三道,殿亭樓宇、宮私宅第近千間,規模宏大、氣勢雄偉,清康熙十九年(1680)黃河奪淮,明祖陵同泗州城一起被淹入洪水與泥沙中,1964年被文物普查發現,現存遺跡中的21對神道石刻,形體高大,排列密集,造型敦厚,紋飾雕刻精美、風格飄逸,代表明代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,堪稱“中華瑰寶”。
清晏園景區
國家3A級旅游景區,是我國治水和漕運史上規模最大的衙署園林,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國家水利風景區,國家水情教育基地,江蘇最美水地標,有“江淮第一園”之稱。景區內總督河道部院是清代全國最高的治水機構,是國家在京城以外專設的治河決策、指揮和管理機構,管轄著黃、淮、運河。
御碼頭運河文化美食中心
位于里運河北岸,總占地面積約80畝,作為明清時期“南船北馬”重要交通樞紐地位的象征,按照運河文化與美食文化融合發展的定位,圍繞“一個院子、一個中心、一個街區、三條游線”的總體布局,深度挖掘運河文化和美食文化,通過打通“街區”與“院子”通道、新建停車場、對街區外立面、沿河棧道、街區亮化等進行全方位提升改造,對片區內福音堂、賽珍珠故居、娃娃井、古清真寺等文物點位進行保護修繕和利用,全面提升城市品位,打造成為了具有清江浦特色的文商旅中心。
高家堰文化旅游區
擁有極為豐富歷史文化和自然資源,鎮水鐵牛等多處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及省級文化遺產。根據旅游發展規劃,充分開發現有自然資源,建設2000畝農業生態園,包含玫瑰谷花卉休息區、生態涵養林區、喜娃園兒童游戲區、碧邪林碧根果種植區、炫彩林彩頁苗木種植區。盛產高堰魚蝦、有機大米、趙集粉絲、養生桑葚酒、高粱酒等當地多種旅游特色產品。
蔣壩河工風情小鎮
蔣壩始于東漢、興于明清,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古鎮,位于世界文化遺產洪澤湖古堰南首,西臨煙波浩淼的洪澤湖,南接聞名遐邇的三河閘,東依一望無際的里下河大平原,是大運河重要節點,扼南下北上、西進東出之要沖。蔣壩鎮立足自身優勢,聚焦特色小鎮建設,大力發展河工風情旅游,先后榮獲全國文明鎮、國家生態鎮、國家衛生鎮、江蘇省人居環境示范獎、江蘇省水美鄉鎮、江蘇省十佳生態旅游小鎮等榮譽稱號,彭城村榮獲省最美鄉村,頭河村入選省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,頭河大楊莊成功獲評省特色田園鄉村。
來源:文旅集團、淮安發布
我覺得咱淮安區的景區都不錯
頁:
[1]